【母乳餵哺】研究指母乳碘質含量僅一半達標 營養師:哺乳媽媽攝取營養的4個提醒

保健美顏

發布時間: 2021/04/22 12:44

最後更新: 2021/04/22 12:47

分享:

分享:

註冊營養師周詠苑提醒哺乳媽媽,要特別注意碘質及維他命D的攝取。

「我妹妹剛生寶寶,正餵哺母乳,媽媽擔心她的外籍家傭不懂煲湯水,每晚都會去她家幫忙煮飯。」Jenny向我說,「但媽媽說已30年沒照顧初生嬰兒,加上自己當年並沒餵哺母乳,只知道哺乳媽媽要多喝湯水。」

1.補充足夠水份

「多喝湯水,可確保身體水份充足,對製造母乳十分重要;此外,哺乳媽媽的熱量需求增加,每日需額外攝取500卡路里,留意增加進食分量同時,食物選擇方面宜多元化。」我說。

多喝湯水,可確保身體水份充足,對製造母乳十分重要。(iStock圖片)

2.缺乏碘質損害腦部發育

「她煮的通常是肉餅、排骨、蒸雞等。」

「可多選其他如牛肉、雞蛋、魚類及海鮮呢!」

「海鮮也適宜嗎?她擔心妹妹吃海鮮,會令寶寶出現敏感反應,所以也反對她吃呢!」

我解釋:「曾有本地大學研究指出,香港哺乳媽媽日常飲食所攝取的鈣質、鐵質、碘質,都低於建議水平;該研究更發現測試母乳樣本的碘質含量,只有一半達標。」

奶類含豐富鈣質,每日應進食兩份奶類,如低脂牛奶、乳酪或加鈣豆奶;鐵質方面,貝殼類海鮮如蠔、蜆、帶子,鐵質含量比牛肉、豬肉還豐富;事實上,哺乳媽媽若沒對海鮮敏感的話,便毋須擔心。

點擊圖片觀看富含碘質食物:

點擊圖片放大
+4
+3

碘質是維持人體新陳代謝和甲狀腺功能必須的微量元素,缺乏碘質會損害嬰兒腦部發育;魚類及海產(如海蝦、蠔、青口)、雞蛋、牛奶及奶製品屬碘質食物來源;選用添加碘的食鹽作煮食,偶爾以紫菜作零食,也可增加攝取碘質;要注意,海帶所含的碘非常高,一星期不宜進食多於一次;碘質攝入過量,亦可影響正常甲狀腺功能。

哺乳媽媽亦可選擇服食含碘的多種維他命及礦物質補充劑,世界衞生組織建議,每日碘質攝取量為250微克。

3.維他命D助骨骼成長

哺乳媽媽攝取不足維他命D也常見,美國兒科學會亦建議,每日給予餵哺母乳寶寶400IU的維他命D補充劑,市面上有寶寶專用的維他命D滴劑,方便直接滴入寶寶口中。

抱着寶寶在靠近窗邊位置約5至10分鐘,讓其手臂及小腿肌膚可接觸到陽光,吸收維他命D。(iStock圖片)

維他命D 主要幫助骨骼成長,人體本身可透過接觸陽光,自行製造所需維他命D;新冠疫情關係,媽媽或會減少帶同寶寶在戶外接觸陽光;即使不走出屋外,平日在有陽光照入的時候,打開家中窗戶,抱着寶寶在靠近窗邊位置約5至10分鐘,讓其手臂及小腿肌膚可接觸到陽光便夠,但並不建議在陽光最猛烈的中午時間暴曬,亦不宜讓陽光直接照射寶寶面部,以免曬傷皮膚。

點擊圖片觀看富含維他命D食物:

點擊圖片放大
+4
+3

若平日不常接觸到陽光,建議媽媽應從飲食上攝取維他命D,以增加母乳內的維他命D含量;牛奶、蛋黃、深海魚如三文魚、沙甸魚都含維他命D;不過,深海魚含水銀,不宜大量進食,一星期宜進食不多於兩餐,媽媽亦可透過服食營養補充劑,以攝取足夠維他命D。

4.慎吃濃味及退奶食物

「妹妹的確長期留在家,只是要帶寶寶到健康院才會出外呢!」Jenny再問:「有甚麼食物哺乳期間要避免?」

點擊認識退奶食物:

點擊圖片放大
+3
+2

「應避免飲用含咖啡因及酒精飲品,因咖啡因及酒精可透過母乳傳給寶寶;一些濃味食物或會令母乳出現該食物味道,若媽媽進食後,寶寶對母乳有抗拒反應的話,亦應減少進食。有說豬膶、乳鴿、韭菜有退奶作用,會大大減少母乳分泌,亦不建議食用。」

撰文:周詠苑(尚營坊註冊營養師)